专题文章

  • 拥抱消费——智能时代的数字经济新内涵

    李天意;万智玺;吴迅;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驱动下,机器人与生成式AI的融合将带来能够较大范围内替代人力的机器智能,这一变革将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伴随着数字技术与AI的发展在微观层面带来的变化,智能时代“数字经济”的内涵需要更新:基于数字技术催生之消费的生产活动将成为智能时代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智能时代的数字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强化消费者身份是个体做好数字生产者的前提。

    2024年04期 v.9 1-14+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 AI在组织管理应用中的潜在缺陷:一个ABCD框架

    苏孟玥;马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热切的期待,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AI相关的各类缺陷及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如此,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系统而且准确客观地审视AI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潜能。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总括的分析框架,简称ABCD,分别指向AI在四个关键方面的潜在缺陷:问责性(Accountability)、有限性(Boundedness)、欺骗性(Cheating)和愚蠢性(Dumbness)。在事实判断层面,有限性和愚蠢性聚焦考察AI在自身能力方面的系统性不足。在价值判断层面,问责性和欺骗性则专注于AI在法律以及伦理道德方面的若干缺陷。具体而言,第一,AI缺乏责任担当,无法被问责(Accountability)。当AI参与的重大决策失败时,AI的不可解释性使人们很难明确失败原因并难以在人机决策主体间准确地分配责任。另外,AI无法在法律、财务或心理等任一维度上接受处罚。因此,即便是AI被认定为负有责任,它最终也无法承担责任。第二,只要AI的智能仍然是基于人类的知识和专长而学习与发展的,那么其智能水平将始终是有限的(Boundedness)。这种有限性既源于阻碍AI完全捕获训练数据及其模式的那些自然或技术障碍,也源于人类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故意制造的人为障碍。第三,正如人类主体在提供训练数据或参与AI设计和应用时可能会欺骗或操纵AI一样,AI也可能出于各种或合理或奇特的原因欺骗(Cheating)人类。第四,在极端情况下,人工智能可能会完全演变成人工愚蠢(Dumbness),以错误的判断以及绝对专制的方式压抑人类智能和主动性,甚至造成致命性的错误与灾难。本文最后探讨ABCD框架对未来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影响与启发。总结而言,即使我们对AI在组织管理应用中的光明前景持有总体乐观的态度,也必须慎重考虑其潜在的缺陷,从而能够保持必要的平衡拿捏与合理的冷静客观。

    2024年04期 v.9 15-2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 人工智能在个体、组织与产业的多层面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张佳敏;韩念辰;刘原;

    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AI在组织和战略管理领域的学术文献,从微观个体、中观组织和宏观产业三个层次出发,概述了当前研究现状。进而,我们分别从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数据与指标测量等角度深入剖析了组织层面研究的局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一是探索AI应用对组织内部治理与决策机制的影响;二是分析AI对组织间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影响;三是深化AI跨层次影响机制的研究;四是发展更为情境化、精细化的企业使用AI的测量指标。

    2024年04期 v.9 30-47+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研究文章

  • 组织-员工参与供需匹配如何影响员工内部创业行为?——人-环境匹配的视角

    郑文智;王俊;瞿皎姣;

    组织-员工匹配性被视为揭示员工内部创业的一个新视角。依据人-环境匹配理论,本文从组织参与供给-员工参与需求的匹配度视角切入,通过构建“参与匹配度—员工思维—员工行为”的关系逻辑来揭示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形成机制。借助于77个内部创业团队的上下级配对数据,本文发现:在四种组织-员工参与供需匹配的组合中,匹配组合(双高组合、双低组合)更有助于智能机会主义的形成,因而相较于非匹配组合更能促成员工内部创业行为;在不匹配组合中,“参与不足”比“过度参与”更有利于智能机会主义与员工内部创业行为。本文揭示了员工参与供需匹配对员工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员工内部创业激励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4年04期 v.9 48-70+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 业绩期望落差与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高管团队国际化注意力的中介作用

    阎海峰;杨昕悦;吴琼;徐嘉悦;

    业绩期望差距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集中于探讨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直接因果关系,忽略了高管团队的认知因素在其中的影响,未能揭示业绩期望落差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微观过程机制。基于此,本文将绩效反馈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相结合,探讨了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国际化注意力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2002~2021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业绩期望落差会通过影响高管团队国际化注意力而间接作用于企业国际化程度;同时,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团队国际化注意力的正向影响在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团队中更加显著,在高分析师关注度、环境高度不确定的外部情境下更加显著。本文揭示了业绩期望落差影响企业国际化程度的作用“黑箱”,拓展了绩效反馈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丰富了高管团队国际化注意力的前因研究。

    2024年04期 v.9 71-94+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 家族涉入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元分析研究——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的视角

    彭雪;廖美施;谢俊;汪林;

    虽然家族涉入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已成为学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但家族涉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视角构建了家族涉入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通过元分析国内外208篇涉及家族涉入、社会情感财富和企业社会责任间相互关系的文献,结果显示:(1)除了家族涉入通过传承意愿对内部企业社会责任的间接影响外,社会情感财富的各个维度(家族认同、社会纽带、情感依恋和传承意愿)在家族涉入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起间接作用;(2)企业生命周期调节了家族涉入通过社会纽带和传承意愿对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的间接影响,即相较于成长期和衰退期,当家族企业进入成熟期,家族涉入通过社会纽带和传承意愿对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的间接影响更显著。本文为中国民营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家族涉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指引。

    2024年04期 v.9 95-12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8K]

  • 面向未来,拥抱时代,继续前进

    蔡莉;贾良定;李涌;李海洋;

    <正>自2016年创刊以来,《管理学季刊》(以下简称《季刊》)走过了整整九个年头。创刊伊始,《季刊》就绘出了明确的愿景:定位于战略、创业创新、组织研究领域,打造一流的中文学术期刊,成为推动中国管理研究创新的重要平台。经过第一届和第二届的六年建设和发展,《季刊》建立了编委会、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发展委员会的组织架构,构建了“专注性战略、专业化国际化编委团队、严谨评审流程、以改进和完善为导向的评审文化”的价值体系,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质量标准和特色,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2024年04期 v.9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管理学季刊2024年总目录

    <正>~~

    2024年04期 v.9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