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历史作用的理论化及在中国情境中的应用

    王砚羽; 夏军

    “历史如何影响未来”是组织和管理领域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Christopher Marquis发表的《理论化历史进程:对中国管理的启示》一文,结合中国的情境,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具体分析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历史作用的研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第二,对历史观相关理论(印记、路径依赖、同期群体效应、组织惯性、组织惯例、网络效应、思维定势、反馈路径)进行了梳理;第三,引入了系统方法来构建历史观的作用机制;第四,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情境下历史观对创业研究、战略研究、动态性环境研究的未来方向。

    201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 女性董事与公司诉讼风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周萍; 赵康生; 唐翌

    本文从女性管理者特征的角度分析了女性董事对公司诉讼风险的影响,以2010至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女性董事比例越大,涉诉金额与涉诉次数越低,即女性董事降低了公司涉诉的频度;(2)在女性董事人数超过关键多数(三人或以上)的样本中,女性董事对公司诉讼风险的负向影响更显著,这表明关键多数理论在女性董事与公司诉讼风险的关系中成立;(3)在男性主导行业,女性董事降低公司诉讼风险的作用显著存在,而在女性主导行业,女性董事与公司诉讼风险的关系变得不显著,这说明性别多元化对于降低诉讼风险有积极意义。本文为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并讨论了这一研究结果的意义与启示。

    201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 理论化历史进程:对中国管理的启示

    Christopher Marquis

    本文详细阐述了组织和管理的历史理论,并揭示了历史和不同的历史进程如何影响后续的组织行为和战略。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历史影响的机制,我首先对比了印记(imprinting)、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和同期群体效应(the cohort effect)三种组织和管理的历史理论,这些理论有差别地刻画了过去的影响。然后我运用这些不同的历史导向的组织理论来理解当代中国的管理议题,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企业和一带一路倡议。最后我提供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历史进程和组织理论,并从历史的视角为中国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201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 历史效应:过程与机制的辨析

    井润田; 孙璇

    Chris Marquis教授在其文章中阐述和对比了印记效应、路径依赖和同辈效应这三种历史视角对组织战略和行为的影响,并立足于中国实践分析其在中国组织现象中的表现,为组织研究尤其是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本文从形成历史效应的因果关系角度上探讨了历史对组织战略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以一项关于中国企业战略选择行为的具体研究为例,解释了三种历史效应的内涵、联系和区别,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201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 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基于中关村历史数据的分析

    陈海涛; 宋姗姗; 单标安

    本文探讨创业生态系统主体的共生演化过程,基于创业企业与其他各类主体的共生关系,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主体间演化的均衡点和稳定条件以及均衡点和共生模式之间的关系,并用仿真实验分别呈现出不同共生模式、初始种群规模、最大规模、自然增长率下的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路径。最后基于中关村的历史数据,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实践可行性。研究发现:(1)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路径受到多类主体间的共生模式的影响。(2)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路径的稳定状态规模与其共生系数和最大规模有关,与初始种群规模和自然增长率无关。(3)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速度与主体的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种群规模有关。(4)提升创业生态系统的互惠共生模式下的主体间的依赖程度更有利于创业生态系统的规模壮大。

    201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
  • 历史的痕迹:评组织管理研究中的历史视角

    朱洪泉;

    孟睿思(Christopher Marquis)教授对历史性过程的理论探讨为我们思考组织管理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视角。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对孟教授的文章进行点评,并针对历史视角中的核心机制探讨了如何从历史视角出发进一步促进组织管理研究发展。

    2018年03期 v.3 31-3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如何精准扶贫?制度空隙、家庭嵌入与非正规创业绩效

    于晓宇;刘婷;陈依;肖一凡;

    非正规创业是"金字塔底层"群体缓解贫困、改善生活的主要途径。过往有关非正规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仅将制度作为研究背景,或只检验制度对绩效的直接影响,极少关注创业经验对制度与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了弥补以上空白,本研究结合深度访谈,检验制度空隙、家庭嵌入两类制度因素对非正规创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先前创业经验对二者与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使用来自陕西、宁夏、甘肃和内蒙古四地农民创业者和信贷员的配对数据,发现:①制度空隙对非正规创业绩效有正向影响;②家庭嵌入与非正规创业绩效间呈倒U形关系;③先前创业经验调节制度空隙、家庭嵌入和非正规创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制度理论的视角丰富了非正规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情境研究,同时,对政策制定者精准识别并分类指导扶贫对象、多部门共同制定扶贫政策,及兼顾短期和长期扶贫效果等方面"对症下药"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2018年03期 v.3 46-6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下载本期数据